北京市推出医疗人工智能应用评估服务

IT之家11月9日报道,北京市卫健委于11月7日公布了《关于开展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应用评价工作的通知》,正式向各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评价服务。据介绍,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进步,医疗AI正朝着支持医生、接管医生部分技术工作的方向加速发展。如何坚持科技为人、科技为善,确保医疗人工智能应用的规范、安全、有效,社会和业界都在关注。为此,北京市卫健委在国家基地建设中专门设立了医疗人工智能应用评估中心(IT之家注:以下简称评估中心)。旨在建立体系和人工智能医学评估的监管标准。北京市卫健委依托首都高水平医院和专家团队以及优质医疗数据,验证医疗AI的临床决策支持功能和有效性,为医疗AI应用建立有保障的收入,同时支持医疗AI产品的迭代优化。首先,在评价内容方面,评价中心制定了多方位的专项评价标准。我们从公众和医生最关心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基于医疗依从道德、医学证据和知识、一般支持能力、诊疗质量控制、专科护理、诊疗流程适应性、诊疗决策准确性六个轴的评价指标体系。共70项具体评价项目,综合评价“安全”o 检查是否存在隐私泄露和违反医疗道德的情况。 “专家”检查是否使用了最新的医学书籍和诊疗指南。检查“适用”是否符合医生的思维逻辑和日常工作流程。 “准确度”检查AI诊断是否正确,给出的治疗建议是否合理。其次,在评估数据方面,评估中心与各大医院、科研机构、权威专家团队合作,利用临床病例、医学教材等国内外权威机构以及最新的临床诊疗指南,共同构建高质量的评估数据集。权威医学教材确保基础知识扎实,临床诊疗指南确保与临床实践同步,典型病例涵盖常见病、罕见病、疑难杂症。考试题目由经验丰富的人编辑和审核全国领先专科医生全程参与,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最后,在评测方式上,评测中心严格执行用户请求、系统评测、专家评审三个阶段。系统根据应用类型自动匹配评估任务,并生成评估报告供临床专家审核。在评分方式上,除了采用国际公认的基本评价指标外,我们还创新性地引入了利用人工智能的评分系统,采用“评委模型”对文章进行审核,根据“候选人”答案的诊断/治疗理念、推理逻辑和结果进行定量评分,避免了只看最终结果的片面性。例如,如果两个人工智能应用程序被正确诊断,评级系统会给其中一个更高的分数具有更加严密的推理逻辑和充分的证据,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科学、可靠。通知还指出,本次评估服务是国家人工智能医疗领域应用试点基地首次对外提供评估服务。必须对胸外科的诊断和治疗领域进行专门的评估。评审结果将根据参赛单位意愿及时公布。评价分数优秀的应用将优先纳入人工智能应用试点国家推广通道,推荐给各级医疗机构。未来,评估中心将在更多医疗领域开展评估服务,涵盖内科、外科、儿科等专科,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医疗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更好满足人民健康需求。
特别提示:以上内容(包括图片、视频,如有)由自有媒体平台“网易账号”用户上传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请注意: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如有)为社交媒体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由网易好用户上传发布。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